建筑结构基本知识-蒙古黑石材大理石花岗岩厂家墓碑火烧板踢脚线价格
时间:2014-07-02 11:06
变形缝
是指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垂直分开的缝隙。其作用是防止和减轻由于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地震造成的破坏。变形缝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三种。
沉降缝
沉降缝是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的沉降使墙体或其他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
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为30~70mm。
伸缩缝
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房屋长度方向的适当部位竖向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沿长方可做水平伸缩。缝宽一般20~4Omm。
抗震缝
在地震区建筑房屋分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使其避免受地震力时由于刚度不同而发生破坏。抗震缝在设计建造时,可以结合沉降缝、伸缩缝一起考虑,但缝宽应按建筑高度和设计裂度计算而定。
过梁
指设在建筑物的门、窗、门洞等洞口上的梁,用以支承上面的墙体或楼板及屋面板等传来的荷重。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常见的过梁有砖砌平拱式过梁、弧拱式过梁、钢筋砖过梁及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等几种。(l)平拱式过梁,是用整块砖立砌或侧砌成对称于中心而倾向两边的拱,高度为1砖或1砖半,厚度等于墙厚。(2)弧拱过梁,构造与平拱式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外形为圆弧形。(3)钢筋混凝土过梁,这种过梁能承受较大的荷载,用于宽度较大或有集中荷载的门窗沿口,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墙体,较常用,可以现浇,也可以预制。(4)钢筋混凝土预制过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视墙厚而决定。
圈梁
圈梁又称过梁,是指沿房屋外墙四周及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一般有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砖圈梁等。对于2~3层的房屋,圈梁一般放在房屋的檐口部分;4~5的层房屋,可以在2~3层间增设一道;还有把圈梁放在基础面上做法。具体设置均由设计规定。圈梁的具体作用是增强房屋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使墙受力均匀,减少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
柱
指主要承受轴间压力和弯矩的长条型构件。一般为竖直的,用以支承梁、屋架、楼板等。檐下最外一列称为檐柱。檐柱以内的称为金柱。山墙正中一直到屋脊的称为山柱。在纵中线上,立在山墙内上面顶着屋脊的是中柱。立在梁上,上下不着地,作用与柱相同的称为童柱,也称瓜柱。柱通常用木材、砖石、钢材、钢筋混凝土等制成。
防风柱
防风柱是指支持房屋山墙以承受风荷载的柱子。因建筑房屋时所使用的材料不一,使防风柱的构造各异。用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如厂房、学校、仓库等通常用砖砌壁柱作防风柱;对于有围护砖墙的钢筋混凝土结柄的建辄喻,如工业「荫、展览馆、科研楼等,则用钢筋混凝土柱作防风柱为常见。
楼盖
楼盖称楼板层,是楼屋上下分隔板及顶层盖板的总称。楼盖应有隔音、保温、防水、耐酸、耐碱等性能,并要求坚固、耐久。一个楼盖由结构层(又称承重层)、面层和平顶(顶棚)组成。结构层主要承受作用于楼盖上的荷载,并且是墙、柱水平的支撑,因此它是楼盖的主要构件。面层是人和家具及设备等直接与楼盖接触的部分,要求面层坚固、耐磨、平整、光洁。平顶应平整、美观。
无梁楼盖
无梁楼盖是指没有横直梁的楼板层。这种楼板不用梁,直接联结柱和墙。当楼面活荷载较大(一般大于500kg/mz)、板跨度在6m以内时,无梁楼盖较单向板肋楼盖经济。无梁楼盖的顶棚平整,采光、通风及卫生条件较好。它适用于多层厂房、仓库、商场等房屋的楼盖。
楼极层
楼板层通常是指楼地层的一种,是属于楼房建筑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楼板层按房间层高将整个建筑空间分为若干部分,楼板层承受着家具、设备和人体的重量,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同时还对墙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楼板层应做到牢固、耐久、光洁,并且有防火、保温、隔音等性能。
层高
层高是指房屋地板面或本层楼板面至上层楼板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层高减去楼板厚度称为净高或净空。按照《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城镇住宅标准的规定》中的规定,住宅层高按2.8m计算,如采用2.8m以下(不含2.8m)层高时,其所节约的投资,可作为增加建筑面积之用,但每户增加数最多不超过3m2。
阳台
房屋向外凸出敞开三面墙或不凸散开一面墙供住户沐浴阳光、眺望室外等活动的场所称之阳台。凸出墙外的叫凸阳台,又称眺台;不凸出墙外、只敞开一面的叫凹阳台。阳台宽120~140m,长240~33Om。阳台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预制钢筋混凝土两种。阳台外边要有栏杆或栏板以保证人们活动的安全。无论现浇或预制都必须与圈梁或压梁钢筋连接好,保证绝对平衡,不能倾覆。阳台板面抹灰找出坡度,下雨时可使雨水流出,但抹灰厚度不能超过设计要求,一般为0.3cm厚。阳台要计算面积。
平台
楼房建筑体中没有上盖并高于层外地面之平面结构为平台。平台可供住户纳凉、休葱、晾衣物等活动之用。平台可以在楼层顶部,也可以在腰部或底部。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
楼梯
楼梯是指房屋各层之间的竖向通道。即使在多层或高层房屋中使用电梯等升降设备,它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楼梯-般由梯段、休息平台以及栏杆和扶手等部分组成。为了满足使用要求,楼梯应便于人上下通行、搬运家具和物品;在发生紧急事故(如火灾)时,人能安全、迅速疏散;楼梯的结构应安全、可靠、方便,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楼梯的类型,按用途分主要有楼梯、辅助楼梯、安全楼梯及消防楼梯等。按使用材料分有钢筋混凝土楼梯、钢楼梯及木楼梯。按建筑布置分有单跑楼梯、双跑楼梯、三跑楼梯、双分双合式楼梯。按结构特点分有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等。楼梯的宽度,通常不小于110~120cm。
走道
走道也称通道,指联系房间、门厅和疏散人流的通道。从房间的联系考虑,走道的宽度应满足人的通行和搬运家具的需要。其参考宽度如下:住宅走道为lOO~12Ocm;教学楼走道为180(一侧有教室)~240cm(两侧有教室);医院走道为240~30Ocm;剧场走道大于300cm。从防火和安全疏散角度考虑,走道不宜过长,从房间到楼梯间或外间的最大距离,学校、医院一般为35m,其他民用建筑为40m,托儿所、幼儿园为25m。走道通常不计算使用面积,有顶盖的外走道则应计算建筑面积。
屋架
屋架是指建筑物中支承屋面的承重结构。通常屋架搁置在房屋纵向外墙或柱墩上,使建筑有一较大的使用空间。屋架一般按照房屋的开间为相等间距排列,房屋开间的选择与建筑平面以及立面设计都有关系,大量民用建筑通常采用3~4.5m;大跨度建筑可达6m或更多。屋架类型主要有:中杆式屋架、豪华式屋架、三支点屋架、四支点屋架、钢筋混凝土屋架等。
托架
托架是指在建筑物中,当柱距超过屋架间距时,在两柱间设置的用以承托屋架的构件。托架通常用预应力混凝土制作和钢制作。建筑跨度小于12m时,可用梁作为托架。
檩
檩是屋顶结构中支承橡子或屋面板的承重构件。一般横向搁置在屋架间、山墙间,或屋架和山墙间,也有悬臂檩条。多用木制,又称桁条,一般为方形或圆形。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称为次梁。
椽
椽是屋顶结构中设置在檩条上的木条,分成方形和圆形两种,上面装订望板,或铺设其他垫层。
顶棚
顶棚是屋顶或楼板底加以抹灰或其他装修的表面层。为了起遮蔽、保暖、隔热、防尘、隔音等作用,有的还用板条、搁宿、钢丝网、胶合板、塑料板等做悬吊层(吊顶)。
龙骨
龙骨也称搁栅或楞木。支承木地板、楼板或顶棚的主梁(大龙骨)及次梁(小龙骨),或拼装隔墙的骨架。常用木方或弯曲薄壁型钢制作。
屋脊
屋脊是两个坡屋顶相交形成的一条隆起的棱脊。水平的称平脊,斜向的称斜脊。如四坡顶中,有一条平脊,四条斜脊。
屋顶
屋顶又称屋盖,是建筑物的顶部结构。它通常由屋面、屋顶承重结构、保温层或隔热层以及顶棚等组成。屋顶有坡屋顶、曲屋顶和平屋顶之分。其中坡屋顶是由层面和屋架组成。屋面用以防御风、雨、雪的侵蚀和太阳的辐射,屋架支于墙或柱上,并将自重及屋面的荷载传至墙或柱。屋顶应坚固、耐久、防渗漏,并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屋顶是整个建筑物外观的组成部分,设计时应注意造型美观。
屋顶分类
屋顶主要分三类:按屋顶构造分,有天棚屋顶和无天棚屋顶;按耐火程度分,有耐火屋顶和可燃性屋顶;按屋顶形式分有单曲面屋顶(如筒形屋顶、锥形屋顶)、双曲面屋顶(如穹窿、双曲拱等)、平屋顶、斜屋顶(如单坡、双四坡、多坡、歇山、拆腰等)。
平屋顶
平屋顶通常是接近水平之屋顶造型。屋顶高度与跨度之比小于1210者称为平屋顶。平屋顶施工,有铺筑保温层和面层两工序。应按施工规范施工,否则,容易造成屋面漏水,室内顶棚结露,屋顶起不到防水、隔热、保温的作用。施工的顺序是:先将保温层铺筑在结构基层上,而后铺筑面层。结构基层有钢筋混凝土基层和木基层两种。钢筋混凝土基层可用各种预制空心板或现浇混凝土板;木基层一般在木阁棚上铺设木板、竹笆、芦席、苇泊等,也可用钢筋混凝土小梁代替木阁栅。
坡屋顶
在房屋建筑中,坡屋顶是由一些倾斜屋面相互交接而成,支承结构常用山墙或屋架。坡屋顶的结构和平屋顶的结构有显著的不同。民用建筑坡屋顶常用木结构承重,用瓦防水或屋架下设吊顶或在瓦下面设保温层,解决保温问题。木结构承重,是指铺设在屋架上面的擦条、橡条及屋面板等。防水瓦,主要有粘土平瓦、水泥平瓦、碳化砂平瓦、煤肝石平瓦等多种。屋顶坡度大小一般用屋顶的跨度与高度之比来表示,或用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来表示。
刚性防水屋面
用刚性防水材料做成的屋面。指在屋面结构层上以防水水泥砂浆或现浇细石混凝土等刚性材料做防水面层的屋面。它一般是预制混凝土屋面板上或层面保温层上配置一层直径3~4mm的钢筋网,然后浇捣混凝土,并设置分格缝。这种屋面常由于温度引起的热胀冷缩及材料本身干缩开裂导致屋面渗漏,结构变形也易将屋面撕裂渗水,只适应结构刚度较好的房屋或工程。
柔性防水屋面
柔性防水屋面也称卷材屋面、油毡屋面,一般用于钢筋混凝土平屋顶上。如在该屋面板上刷上沥青胶等胶结材料,将油毡、玻璃布等卷材粘结在结构层上,形成一个良好的防水层。它具有较好的不透水性,目前使用较普遍。但防水层的肢结材料及油毡等卷材,在长期冷热交替作用下容易发生伸缩,又受阳光、空气、水分的长期作用,因而防水层容易老化,由软变硬发脆。
天沟
指建筑屋面上用以引泄雨水的沟槽。它由毗邻的两个屋顶相交或屋顶与墙面相交而形成。因房屋的构型不同,斜向的称为斜沟,在檐头处的称为檐沟。它多采用轻质并耐水的材料制作,通常有镀钵铁皮、石棉水泥瓦和玻璃钢等数种。
泛水
设置在建筑物上的排水斜坡。如屋面与山墙、女儿墙、高低屋面之间的立墙、烟囱下端、变形缝下部的交接处,均应设置泛水。
隔热层
指建筑物中为减少或避免外界阳光直射或辐射影响室温所采取的设施。通常有如下隔热措施1)住宅建筑的东西向窗户(尤其是西窗),宜有适当遮阳措施;(2)减少东西向墙,即采取南北向长、东西向短的建筑单
元,要减少阳光对墙体的辐射影响;(3)采用热工件性能好的材料做成隔热外墙和屋顶,提高墙体和屋顶的隔热性能刊的对外墙与屋顶的外表层,用白色或浅色的光滑材料,或刷白灰水均能增强对阳光辐射热的反射,以达到隔热目的。
天篷
指天井的上盖物。如将其进行改装成房间使用时,应计算房屋使用面积。
内墙
指位于房屋内部的墙体,用于分隔建筑内部空间。它除承重外,还能增加建筑物的坚固、稳定和刚性。非承重的内墙称为隔墙。
外墙
指房屋四周的墙体。每间房屋两则的墙称山墙。外墙应有抵抗雨水、风雪、寒暑及太阳辐射的作用。外墙可分为勒脚、墙身、檐口三个部分。勒脚设在外墙外面与地面相接处;檐口为外墙与屋顶连接部件。
挡土墙
指为有效预防土体自然滑坡或坍塌的构筑物。它主要起着承受土的侧压力及挡土墙附近地面上的荷载作用。如公路旁所筑的挡土墙、堆放在砂石材料所筑的挡土墙等。挡土墙通常用砖石浆砌而成,也有用钢筋、混凝士浇灌而成。挡土墙通常分为四种,即重力式、悬臂式、扶臂式及锚杆式。
混水墙
指在墙体表面上用水泥砂浆粉刷或用其他材料贴墙面,加以保护和装饰的墙,通称为海水墙。反之,称为清水墙。
清水墙
混水墙的对称。墙的表面不加粉刷或贴面料。墙身通常用石灰或水泥砂浆勾缝,以防风雨侵人受潮、裂变,并使墙面外部整洁、美观。
建筑结构知识
1.建筑的概念
⑴什么是建筑?建筑的定义。
建筑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建造建筑物的活动;二是指这种建造活动的成果,即建筑物。我们日常说的建筑主要指后者。
建筑物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建筑物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所有东西,既包括房屋,也包括构筑物,如房屋、桥梁、隧道、水坝等。狭义的建筑物仅指房屋,而不包括构筑物。
⑵何为房屋?
房屋是指有基础、墙、顶、门窗能够遮风避雨,供人们在内居住、工作、娱乐、储藏物品、纪念或进行其它活动的空间场所。
⑶何为构筑物?
构筑物是指房屋以外的建筑物,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如烟囱、水塔、水井、道路、桥梁、隧道、水坝等。
2.建筑物的分类
⑴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可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四大类。居住建筑是指供人较长时间居住使用的建筑,分为住宅和集体宿舍。其中住宅指供家庭生活居住使用的建筑,分为普通住宅、高档公寓、别墅等。
⑵根据建筑物的层数和总高度,可分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及超高层住宅。其中按层数分1-3层的为低层住宅、4-6层的为多层住宅、7-9层的为中高层住宅,10层以上的为高层及超高层住宅。按总高度分,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的为高层,但不包括总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的,不论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综合性建筑均称为超高层建筑。
⑶根据建筑完损程度,可分为完好房屋;基本完好房屋;一般损坏房屋;严重损坏房屋;危险房屋。
⑷根据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现砌式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建筑。
⑸建筑名词解释
•开间:一般指建筑物横向之间两墙墙中心线的距离。
•进深:一般指建筑物纵向之间两墙墙中心线的距离。
•层高:指两层楼板中心线的距离。
•净高:层高减去楼板厚度的距离。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与总占地面积的比率。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与总占地面积的比率。
•标准层:平面布置相同的楼层。